每個用戶去選擇一樣產品,首先就是產品有些功能滿足了用戶的需要,另外就是產品的設計讓用戶產生了共鳴。產品設計的重要任務就是在功能上的設計,在功能上能夠提供用戶的利益,從而促進消費。 如今,產品類別越來越多,一個好的產品設計融合了各種各樣的功能,競爭也就大大增加了。設計師不得不提高自己,在用戶體驗方面多下功夫,對用戶體驗也不斷由功能轉向了情感的層面上了。
產品的情感化設計是基于功能設計之上的,要先做好功能,滿足用戶需求的基礎之上再進行情感化設計?;蛟S談起產品情感化設計,很多人感覺比較抽象,那我就拿手機通訊錄中添加聯系人頭像這個功能來舉個例子(這個功能在很多智能手機上都有),單就這個功能點而言,最基礎的只要用戶能夠添加聯系人的頭像即可,而如果在這個功能上添加用戶情感化的元素后,那么就可以在用戶的頭像展示上給予更大空間,讓用戶能夠更大的發揮自己的個性。
我們也發現新浪微博和開心網個人主頁的設計也都增加了個人封面的展示?;蛟S從我舉的這個例子中,你也看得出來,產品情感化對于功能本身是沒有影響的。只是當我們在產品中注入了情感因素后,產品對于用戶會更有吸引力。短期來看,個性化和給用戶更大的發揮空間是產品情感化設計的兩個很重要的方向。
產品的情感化設計有兩個不同的做法: 一個是在已有功能上進行擴展,如上文所提到的通訊錄中上傳頭像的功能,是對用戶表達欲的滿足,用戶情感的單向表達;另一種做法則是做一個完全情感化的產品,用戶情感的雙向表達,是用戶之間情感內容的交流,產品扮演的只是橋梁作用,例如小恩愛、抬杠這樣的產品。其實所有涉及到用戶互動性的產品對于情感化的拓展空間都很大,但是與普通社交不同的是,產品的情感化在于人與人之間更深層次的交流。
在我個人看來,社交網站中的發狀態功能已經僅僅是用戶表達的工具,極少含有感情因素,但是像Facebook推出的暗戀功能卻是一個情感化產品,產品的情感化不僅在于讓用戶將自己的情感寄予到產品中,而且產品要想具有情感化很重要的一點在于產品本身能夠起到挖掘用戶情感的作用。
前面所提到的兩種做法區別在于,前者是基于已有需求而進行的情感化設計,而后者則是完全情感化的產品,就成功率來講,顯然是前者更大一些。本身有需求的產品對于產品的情感化發展不僅奠定了基礎,而且也烘托了氛圍,做好了鋪墊。如果是做一個完全情感化的產品,失敗的可能性很大。
當產品的功能滿足了用戶的情感表達,那就意味著產品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而當產品本身所扮演的角色無法成為用戶的寄托,那么產品就會面臨失敗??上攵?,情感化的產品肯定屬于UGC類型,對于用戶內容的質量要求會比較高,當技術水平不夠高、功能操作不夠便捷的時候,自然就提高了使用門檻。而且這種類型的產品對于氛圍的烘托本身就會有相對高的要求。
如果單從功能角度去衡量,用戶情感的單向表達屬于功能層面,而用戶情感的雙向表達屬于內容層面。除此之外,產品情感化還有文案和產品風格上的表現。你是一個資深網蟲,或許你也有所感覺,現在的網站文案已經越來越有人情味了。例如提示文案不是“你的賬號密碼錯誤”而是“密碼不對哦”,文案中增加了語氣詞。這只是其中的一種表達方式,除此之外,你會看到產品設計中的很多引導方式也更有趣味性,文案內容的情感化也會增加用戶的接受程度。
最近自己在使用產品中也有個很大的感觸,就是產品風格對用戶的吸引,同樣是天氣類應用,功能上相差無幾,但是不同的風格卻可以吸引不同的受眾。有的是大眾普通的風格,有的是小清新風格,有的是卡通風格等等,可以理解為用戶對不同風格產品的選擇背后的原因就是用戶個人情感的不同,而用戶的這種情感不能改變只能順從。
更深層次的講,產品情感化的關鍵在于產品功能與用戶情感的承接,滿足人們情感的訴求。從心理學上講人的本性有很多,例如表達欲、攀比心理,但從人的本性和產品的情感化進行匹配,會有太多的點,在這里就不一一例舉了,大家可以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逐漸感受。而之所以要選擇利用人性情感的哪一點來設計產品就要根據具體的產品目標來衡量了。
尚帝視覺在設計中,融合了功能的展現,在這基礎上,方便了與用戶之間的直接利益關系,另一個層面,在體驗上上海VI設計在用戶體驗上也是下足了功夫,對功能和用戶體驗的雙方位提高使得客戶滿意度就不斷提高。當然,尚帝視覺的品牌知名度,VI設計知名度就同時提高了。
|